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金田股票纸钞
 
 
 
<< 当前所在位置:第九章 近代文史 >>
 
 

        广东汉剧: (一)粤东、闽西地区,是广东汉剧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徽班活动的痕迹,也没有任何徽班艺人到这些地方传艺的记载或传说。(二)舞台语言不同,广东汉剧舞台语言历来以中州音为准。而徽剧舞台语言则以徽语为准。(三)徽剧的声腔以吹腔、拨子为主,而广东汉剧则以皮黄(南北路)为主。(四)皮黄是徽剧次要声腔、有“夜不响胡”之说,因为徽剧的主要声腔吹腔、拨子是用双唢呐作主要伴奏乐器,而皮黄才是以“徽胡”作主要伴奏乐器,所以晚上的正规演出是不能上演皮黄戏的。徽剧的皮黄从不称南北路,板式中也没有慢三眼板式,而广东汉剧的皮黄慢三眼最具特色,旋律优美流畅,是抒发感情的最佳板式。(五)徽剧的二黄的“黄”字加上竹头作“簧”,因为徽剧二黄脱胎于唢呐二簧所致。其板式分作:老二簧、小二簧、二簧流水等。从板式的名称到板式结构都保留它的原始形式。而广东汉剧则沿用二簧经过流变成板腔体之后的名称和形式。(六)徽剧的西皮腔结构与二黄一样,都是在板上(即强拍)开口唱,而广东汉剧的西皮则在弱拍开口唱,4/4拍子的则在第三拍开唱。而且行腔差异也很大,调式也不同。(七)徽剧的音乐音响和配器特色,与广东汉剧的差别也很大,徽剧的主要声腔吹、拨的领奏乐器是双唢呐,次要声腔皮黄才用“徽胡”领奏,打击乐只用一付大钹。而广东汉剧则用大、小两付钹,徽剧也没有“铜金”、“碗锣”等汉剧的特色乐器。(八)对“春台班为外江班”的理解有误。原文见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李斗著的《扬州画舫录》:“郡城自江鹤亭征本地乱弹,名春台,为外江班。不能自立门户,乃征聘四方名旦如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之类,而杨、郝复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中之尤者如《滚楼》、《抱孩子》、《卖饽饽》、《送枕头》之类,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二腔矣。”其意是春台班因征聘四方名旦,唱的又是京、秦二腔,与本地以吹腔、拨子为主的徽班不同,所以称其为外江班,而不能自立门户。这里所指的外江班,恰恰不是徽班而是合京秦二腔的汉剧。因为当时称西皮为秦腔,二黄为京腔,此两腔在此以前早已在湖北合流为汉剧的主要声腔。(九)源于徽班的又一主要论据是广东汉剧的戏神是田元帅,而湖北汉剧的戏神则是老郎神。经调查,徽剧的戏神也不是田元帅而是老郎神。据广西桂剧老艺人蒋惠芳讲,戏神只有一个老郎神,但对老郎神的来历却有两种讲法:一说老郎神即是汤显祖;二说老郎神是雷海青,也称田元帅。

        二、广东汉剧源于湖北汉剧(一)从音乐唱腔方面分析研究。广东汉剧的主要声腔是皮黄,又称南北路,与湖北汉剧荆河派(现称荆河戏)、湖南常德汉剧、祁剧、广西桂剧、赣南东河戏(又称楚南戏)、闽西汉剧,同源同流,都是皮黄南北路声腔体系,彼此的音乐唱腔大同小异。如称皮黄为南北路;板式分作慢板、原板、二六、二板、导板等;板式结构是二黄在板上开唱,西皮在眼上开唱,各板式句顿结构形式也相同;各行当原喉、子喉发声分类一样,各行当在声腔上的调式(即落音)也相同,甚至旋律都基本一样;击乐的编制与乐器的形状、发音都差不多(甚至广东汉剧的特殊打击乐器他们都有,如“铜金”他们称作“包锣”,“大锣”他们也称“苏锣”等)。(二)根据史料记载来研究:1.广东大埔县晚清秀才钱热储,曾是《汕头日报》、《公益社月刊》的编辑,1933年在《汉剧提纲》一文中说:“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其中音节关目,皆属汉剧真传不加变易。”2.潮州人萧遥天于1948年著《潮州志·潮州戏剧志》稿中说:“外江戏,其鼻祖盖汉调也。士儒尚循其本称谓之汉剧。或谓潮人向称外省人曰外江人,因沿称此来自外省之戏曰外江戏。”“其入潮州始于何时,现尚未见记载,以理推之,大约亦在道光年间也。其流入之路线必由闽西、赣南经客家繁布之梅属诸县,潮州人今尚认外江为客帮之戏。证之客家人之酷嗜外江,甚于潮音,客家之傀儡,纯唱外江腔调,与外江剧目之新编者,如《打破锅》,系大埔进士陈可奇故事,则外江之入潮州客家人为媒介,固信而有征,潮州外江戏,当光绪宣统之际,风靡全境。” 3.1982年6月广东汉剧院赴港演出,香港《旅港嘉属商会会讯》第二十期(1983年2月1日版)刊载诗文,论述广东汉剧的源流演变,全文如下:观汉剧有作并序  梅叟吾乡汉剧团来港公演,技艺声容今胜于昔,怡情洽心不能无诗,且略述汉剧源流,以告邦人。一九八二年壬戌五月(1)乡音到耳韵清圆,又听儿时旧管弦。我亦海隅伤老人,不须重见李龟年。(2)江城清宴起签歌,秋日魏黄接夏荷。 笑说谢家丝竹兴,新天彩与老三多。注:民国六年,梅县殷商谢君集资设戏院于城内旧游击衙。先后聘外江班新天彩、老三多演出。外江班者,汉剧之俗称也。汉谓汉江长江,外江犹言江汉以东也(详见5首注)。时地方无事,戏院营业自夏至秋不衰。

        (3)江汉风骚溯楚吟,九歌神曲费追寻。即中早有能讴者,白雪阳春是雅音。 注:楚江汉之区,为文学音乐之府,不独九歌神曲,繁会五音(九歌东皇太乙)即楚词吟诵。亦具楚调,隋时释道骞能为楚声读之,至唐初尚传骞公之音。(见隋书经籍志)又宋玉称郢中歌者,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见文选卷四十五)则楚调歌曲,由来久矣。(4)休惊楚调有秦腔,乐府声容说大唐。一自渔阳鼙鼓动,关中庭户是荆襄。注:汉剧唱白,有高亢尖锐类秦腔(梆子)者。昔秦地为秦汉建都之地。汉兴徙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见汉书地理志)楚调秦腔之糅杂,斯其始也。唐初琴曲,犹传楚汉旧声;白雪,楚曲也,公莫舞,汉舞也。盛唐以后,乐配四夷,技陈百戏。宣宗咸通间,诸王多习音声倡优杂戏,戏剧之制作,当溯始于斯矣。(参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至于交通,一则由运河经淮汴入河渭。二则溯汉江、经襄阳、越商于以达长安。安史乱后,租庸商贾,多出汉水。(参唐书卷五十二食货志)江汉秦中,几若一家矣。(5)八闽自乐小朝廷,旧曲新声醉里听。换羽移宫千载后,舞衫歌扇说长汀。注:汉剧流传于闽汀州、粤梅州(清嘉应州)及大埔、丰顺等地区。闻之父老,清末之世,曲师剧本多传自汀州云。考汀梅之民,多于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南而来。潮光州固始人,其众皆汉东之民。潮略赣南、取汀州,自为刺史。昭宗乾宁中,授威武军节度使,总制八闽。唐亡,弟审知称闽王,其子延钧称帝。晋开运三年,为南唐所灭。汀州为王氏肇基之地,亦汉剧南源之所在也。自海运大通,潮汕为富裕之区,汉剧班主多为潮属人,故又称汉剧为潮州外江班。(三)广东汉剧舞台语言历来以“中州话”为准,与湖北汉剧、湖南祁剧、常德汉剧、广西桂剧、赣南东河戏、闽西汉剧等南北路声腔剧种是一致的,由此也可证明他们是同源同流的剧种。(四)广东汉剧与祁剧的关系。据广东汉剧老艺人罗恒报说:他的老师名叫李祝三,又名大头宰,是广东汉剧第十六代(也是最后一代)的一个科班的著名教师,他所在的科班名叫新春盛。李祝三曾说:“据上代相传,我外江戏是由湖北汉剧传到湖南,由湖南经赣南、闽西传来我们广东。”李的两位老师是清光绪年间从湖南衡阳来的湖南班(祁剧)艺人,一位姓伍,一位姓钱。广东汉剧同祁剧两相比较,从声腔、板式结构、行当发音、调式、音乐锣鼓来看都十分接近,差别极小。传统剧目的声腔安排,也绝大多数相同。从此可见广东汉剧与湖南祁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五)湖南祁剧与湖北汉剧的关系。据湖南刘回春讲,祁剧在明末之前的声腔是大腔,明末清初皮黄在湖北合流和盛行之后,很快传播到湖南各地,故在清乾隆之前,祁剧声腔中的弹腔南北路已取代弋腔而居主导地位,百分之七八十的剧目是唱弹腔南北路的。另据湖南衡阳祁剧老艺人唐可彩说,过去祁剧也称为“汉班”,弹腔南北路又称“汉调”。由此可见,祁剧的弹腔南北路是从湖北传入的。从声腔和板式的名称、板式结构来看,与湖北荆河戏、湖南常德汉剧一脉相承。(六)何谓湖北汉剧。湖北汉剧是以皮黄声腔为主的剧种,本名“汉调”,原称“楚调”,亦名“黄腔”,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湖北荆沙地区,是湖北汉剧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皮黄合流的中心。湖北汉剧早期有“上河班”和“下河班”之分,上河班是指湖南常德、津市一带的戏班,如“三元班”“大寿班”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变化,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支派。从目前皮黄唱腔的结构来看,沙市以东和沙市以南,已形成有明显区别的两大流派。以沙市为中心,往东顺长江而下,安徽、江苏、浙江、赣东北诸剧种,如徽剧、婺剧和赣剧的饶河派等,其皮黄声腔的特点是:西皮板上开口唱,二黄早期因为以双唢呐作伴奏,所以在黄字上加竹头作“簧”,以示区别,板式名称也不同,称作“老二簧”“小二簧”等;其唱腔的最大特点是节奏比较快,没有慢三眼板式,声多腔少,垫字多。第二流派是以沙市为中心往南和西南诸剧种,如常德汉剧、祁剧、桂剧、赣南东河戏、闽西汉剧、广东汉剧等,其特点是:称皮黄为“南北路”,西皮唱腔是眼起板收,二黄唱腔是板起板收,皮黄的主要伴奏乐器都用“胡琴”(有的称二弦、祁胡、广东汉剧则称头弦),只有南北路平板(广东汉剧称大板)才用笛子主奏。在唱腔上以慢板最具特色,旋律优美动听,各行当上下句落音严谨。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赣南东河戏、湖南祁剧、常德汉剧、广西桂剧,同属皮黄“南北路”一派,都源于湖北的荆沙地区(现称荆河戏)。荆河戏的主要声腔是南北路,板式分类、板式结构、音乐锣鼓、表演艺术、传统剧目的声腔安排,都与广东汉剧有很多共同之处,由此可见广东汉剧是源于湖北,经湖南、赣南、闽西传入。(七)客家人与汉剧的关系。艺术形式与特点,是与人们的语言、文化习俗紧密相关的。汉剧是我国古代中州地区的大剧种,舞台语言是中州话。客家人源于中原汉族,历史上有五次南迁,嘉属诸县客家人都是中原汉族南迁,经福建宁化石壁村后,再南迁来的后裔。由于过去交通闭塞,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所以客家人在语言、文化、习俗上,还保留了许多古代中州的文化特色,如汉剧、丝弦乐、中军班。(八)从地沿关系及古代交通路线看汉剧的源流。清光绪之前粤汉铁路尚未修通,海运也尚未发达,粤东人民南来北往的驿道,主要靠陆路和韩江水路,(参看嘉应州志1—3卷,图说11页)即溯韩江而上,经福建上杭、汀州,穿过赣南,经湖南到湖北沙市、荆州,再溯汉水而上至京城。这条路线又是昔日客家人南迁的路线。这条路线也清楚地说明了“南北路”声腔流变的线路,从“南北路”声腔在湖北荆沙地区合流后,经湖南常德汉剧而祁剧而赣南东河戏而闽西汉剧和广东汉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中山四路199号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9831921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