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博物馆获捐百余(件)套华侨藏品资料
省藏协向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
粤藏协向南粤先贤馆捐赠藏品仪式在穗举行
协会军品专委会举行2019年第一次活动日
金田股票纸钞
 
 
 
<< 当前所在位置:第三章 公益实业 >>
 
 

        楼岗前洞建做水闸工费凭票 : 当年出国淘金的路并不好走,当时承载“猪仔”出洋用的是种叫“大眼鸡”的木船,因船头两侧有两个孔而得名,这些船本是近海打鱼用,而被用来越洋过海,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船上的猪仔全部被囚禁在船底,又黑又闷。“大眼鸡”在海上颠簸摇晃,“猪仔”们到处翻滚。从香港运到旧金山,要一个月时间,往往到达目的地,许多“猪仔”已疲惫不堪甚至奄奄一息。“猪仔”到了美国或者加拿大,先后加入开金矿与修铁路的行列,他们披荆斩棘,凿石开山,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尝尽人间艰辛。许多人因积劳成疾而客死他乡,也有些人因为不堪虐待而自杀身亡。因此能顺利到达美国的人已经够幸运,而在淘金时又能熬过来更是不易。

        那些熬过来的“金山伯”们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彼岸,为了那个衣锦还乡的梦而省吃俭用,艰苦奋斗,拼命攒钱,也逐渐有了积蓄。一有积蓄,这些“金山伯”们便首先想到三件事:回家建房,聚媳妇,置办田产。于是,从清末开始,便陆续有些历经九死一生的“金山伯”开始回乡圆梦。这些“金山伯”们带着平时从牙缝中抠下的血汗钱,并背着一口或数口大木箱或皮箱,里面装满了西方的小的生活用品、衣料、金银首饰等,所以开平民间出现了“金山伯,没一千有八百”,“金山客,金山少,满屋金银绫罗绸”的民谣。衣锦还乡的梦终于圆了,但在动乱的年代,却引来盗贼劫匪的注意,并因为自己的血汗钱招来杀身之祸。

        而且当时的开平,因河道缺乏治理,洪水泛滥,民众既要防盗,又要防洪,可怜的“金山伯”,虽然在外用命拼了一点血汗钱,但生活还是极度动乱。此时,这种汇聚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的碉楼走进了这些侨民的视野,为了防洪水泛滥也同时发动村民合资置水闸防卫,河渠上架设小石桥。这些“金山伯”们把在外面看到的欧洲塔楼与中国的炮楼融合到一起,再依靠自己的记忆把一些欧式建筑样式带回开平,并拼凑成这种奇异的建筑风格。并且从西方带回最新建筑技术,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并引进拱顶、拱卷、罗马柱等高难度的施工技术。这种碉楼既有防涝功能,又能防范匪患,而且美观大方,一时之间,开平出现了兴建碉楼的热潮。碉楼不仅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也与开平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屹立近一个世纪的碉楼是开平历史的见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欢迎加入微信交流
 
地址:广州市花地湾古玩城三楼3E02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档案馆 版权所有
CHN :(86)13660428055  Email :297780561@qq.com
您是第 10379364 位访客  最高日 10476 位访客  粤ICP备08107876号-1